当前位置:好版主>情欲小说>日落长明天> 第11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1 / 2)

但是不管他们到底死在哪里,这几位不就是天崇道所说的“乱世则亡,社稷将覆,此之谓也,其出一人,终乱世之乱”的“一人”吗?

从王苍到越安,再到闻自远、原启,都是那个颠覆了旧日王朝,为天下安宁而死的人。

五百年前的天崇道装神弄鬼,不就是要找这个人吗?

那么,《天罡相术》中说“契机来自五百年后”,意思岂不是,终结祝昇王朝,重开太平盛世的这个人或许生于未来?

而稷侯剑,作为江山舆图潜藏的秘密,它是不是就将在这个世道,指向那所谓的“天命之人”呢?

“一把剑而已,如何找到所谓的‘天命之人’?”李岫如摇头,“怕不是你解错了,也有可能是你想错了,稷侯剑只是稷侯剑,跟什么‘鹰隼’、‘探江’等等没有丝毫关系。”

“或许,但在五百年前,我就发现了江山舆图上所标注的那几句话与方才所说的五人之一有关。”秋泓一顿,“天峦,你今早口中的那个神话故事,应该就是我现在要说的这个吧。”

李岫如搓了搓手指,不说话了。

“正巧,我今天也听到了这个词,”秋泓轻轻吐出了四个字,“阴阳倒悬。”

--------------------

原启的故事详见《我随南风去》(言情)cp1477013,越安的故事详见《我把明月画心头》cp1563671~

当然,也没有很详细。。

五剑归一

何为阴阳倒悬?

这是宣代彻底灭亡后,流传于民间的一个故事。

说的是那大宣末代镇国公喻辞与宣帝太后文卿元在鹊山脚下身死殉国的故事。

对于上辈子活在昇代长明天年间的秋泓和李岫如来说,相较于王苍、越安等人,喻辞所在的年代要离他们更近些。

此人生于宣陈之交,曾权势滔天到与宣英宗郎应飞称兄道弟。只可惜命运弄人,元贞二十五年,宣英宗在京梁飞霜殿中遇刺身亡。

英宗膝下无子,他的皇后文卿元便与宰相张款一道,暗中毒杀了英宗的弟弟池王,并迎立池王之子,郎凤安。

彼时,分封邺宁的远支藩王郎照壁举兵,自立为帝,史称东宣;渤户口镇守吴敏英谋反,取国号为周;孟水往南,金国公夏侯归宙以凤城为都建立南金。与此同时,后宣王朝跨西江而立,困守京梁。

不仅如此,西江往西有还有五国,分别是以冠玉为都的赫连氏北羌、以上离为都的阿芈氏北鞑、以乌素为都的拔奴高车、以夷中为都的姜氏西楚和以太康为都的贾氏后梁。

纵观中州大地历史,能有一朝末年乱成这样的,也很少见。

而喻辞,就正正好,生在这个时候。

他在宰相张款得国,改宣国号为大陈太始元年时,护送已是太后的文卿元和幼主郎凤安出逃,一路来到了鹊山,并在北周分裂为二,天下开始了十国争霸后,一直守着鹊山这个天险要塞。

直到他与文卿元在鹊山脚下战死时,整个喻家军已守了差不多十五年。

或许是民间总爱听这样的忠良传说,也或许是天崇道那个“其出一人”的预言师出有名,因此,在喻辞死后,有人为他塑像镀金身,称他是下凡的仙使,是为天下安宁而死的“命定之人”。

只不过,和王苍、越安等人不同,喻辞死后,中州大地足足又乱了好几十年,才算是被横空出世的祝璟拿下。

但喻辞的美名已在民间流传数载,他与文太后之间那不知到底有没有的爱情故事也被人编排了数载,就在大陈皇始十一年,或者说大昇太丰元年时,一部写满了志怪故事的话本横空出世。

这个话本上所描绘的喻辞和所有推崇他的民间故事大相径庭,因为,话本上说,喻辞身负天命,本该舍下文卿元,扶立正统,但他却打碎天道,执迷不悟,最终以致生灵涂炭,民生凋敝。而也正是由于他打碎了天道,所以,在此后的几百年间,这个天下将陷入万事万物违背世间最基本纲常伦理的阴阳倒悬之中。

而祝璟,这个被止止道人怒骂得国不正的皇帝,则被称为“阴阳倒悬的开始与结束”。

“你觉得,喻辞死后,昇新两代,算是阴阳倒悬吗?”秋泓问道。

李岫如摸出一支烟,咬在嘴里:“我读书不多,看不出来,反正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阴阳不阴阳,又能如何!”

“是吗?”秋泓反问,“那缇帅今早为何会突然提起这个故事?”

李岫如含着烟,不说话。

“是你把那部残缺的复刻本挂到节目上的吧?”秋泓忽然说道。

李岫如双眸一凝,仿佛被点了穴一般,连呼吸都停滞了。

“然后装模作样买走复刻本的人,应该也是你吧。那复刻本是谁给你的?布日格手上没有,你手上却有。”秋泓转过头,看向了这尊坐在自己身侧的石雕,“李天峦,你身后还站着别人。”

李岫如放在膝上的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