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情欲小说>嫁高门> 第4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节(1 / 3)

陆璘继续道:“去年末,朝中贬黜了好几名官员,我就是其中一个,然后是钦天监段大人,礼部的周大人,这周大人可是曾经太子府的人,弹劾他的,正是御史台,赵相便是御史台出身,这御史台也不知是谁家的御史台。”

赵襄努力分析着他的话。

赵相出自御史台,所以御史台显然会听命于赵相,赵相想要他们弹劾谁,他们就弹劾谁,他们弹劾的,当然就是赵相不喜欢的。

这些人里,陆璘是反对太后继续把持朝政的,周大人是以前太子府的人,那就是说,这一批人是支持皇上的人。

这是两派在斗法,如今陆璘查徐家,只要成功,就能顺带着将徐家在御史台那位拉下马,皇帝党也就占了上风。

而且,这分明也是一件大功绩,陆尚书再要将儿子调回京城,便是名正言顺。

想明白这些,赵襄陡然兴奋起来:如果他与陆璘一起清查了徐家,岂不是拜了陆尚书的码头,同时又坐上了皇帝党的马车,将来皇帝亲政、陆璘得势,自己岂不是能青云直上?

赵襄自己是进士出身,但家境只是普通读书人家,他父亲是个秀才,祖上也就只做过知县而已。

他为官以来,大的错没犯过,也不敢犯,一路老老实实的,在利州做了十多年知县,正好遇到这德安府知府的缺,算是仕途顺遂了一回,在四十多的年纪升作了知府。

这辈子他就在金榜题名时与其他进士一起远远见过皇帝,就在进京考试那一年踏过京城的土地,从此与那贵气的地方再无缘分。

多么不容易,副相的公子到了他治下,又是多么不容易,这公子给了他这站队的机会。

赵襄决定赌一把,反正他这辈子也许只有这一次入赌局的机会,而且赌局赢面又如此大。

拿定主意,他回道:“陆大人的话我明白了,徐家本受皇恩,却在安陆作威作福,以诸多不齿行径强占百姓田地,将人逼入绝境,只叹我从前胆小,慑于徐家威势,不敢查办,如今有陆大人执法在前,我这德安知府自然会全力支持。

“大人要文书卷册、要吏员要兵马,我让德安府全全配合,只是此事是县衙开堂审案,又是陆大人忙前忙后,我哪里敢贪这头功,领衔上书,就由陆大人领衔,我府衙在后面配合着就是。”

赵襄再傻,也不至于去抢陆璘的功劳,到时候陆尚书是给自己儿子升官,还是给他升官?但只要全全配合了,皇帝党、陆尚书、陆璘,自然会记得他。

果然,陆璘也没有多谦让,随意推辞了几句,便接下了这主审和领衔上书的事。

谈妥之后,赵襄定于明日一早前去安陆县衙,与陆璘一起审问丁文孝和杨柳店的黄正甫、常虎等人,最后查办徐家。

从赵府出来,外面正是艳阳高照,碧空万里。

陆璘望着那碧空,澄澈不见一朵云彩,辽阔得没有边际。

京城的确有一心奉承太后或赵相的太后党,也有拥护皇帝的皇帝党,皇帝党这批人以从前的改革派为主,而陆璘是改革派领导者王仲怀的学生,所以大多数人都觉得他是皇帝党。

但他的父亲陆庸是个稳坐如山、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与赵相关系也不错,所以别人也觉得,他也许可以拉拢。

但其实,他哪个党派都不是,也从没有拉帮结派祸乱朝纲的心。

而今天,他假托皇帝党之名、父亲之威,以升官为诱饵,哄骗赵襄与他站到一起。

他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下赵襄的赠礼,也不去计较赵襄收了徐家多少贿赂。

他变了,成为一个觉得自己一定会厌恶的人,但真到这一天,心里却一片清明。

因为他知道,自己仍坚守着本心。

施菀在药铺打烊后回家,步入雨衫巷,就看见前面的大通街。

迟疑一会儿,她没进门,往大通街方向走去。

今日又去了杨府看诊,奇怪的是不是杨夫人或是刚出生的小公子生病,而是杨钊。

杨钊躺在床上,一副虚弱的样子,说自己头晕眼花,半边身子都是麻的,怕是中风。

她赶紧给他看诊,听他说病情却是前言不搭后语,再看脉象,也并不像他说的病得那么严重的样子。杨钊最后说,不管怎样他总要卧床几天,杨夫人则委婉着让她诊断杨钊确实是中风,又让她给开些补身的药。

施菀当然明白,这杨大人是在装病。

她不知道他这装病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和徐家的案子有关。

觉得似乎要告诉陆璘一声,但总来找他,纵使她心中没有别的想法,总是不太好。

如此犹豫着,到了陆璘家后门前,几次抬手,都没能将门敲开。

要不然,明天带着严峻或是枇杷一起来吧,这样好一点。

但万一杨钊装病这事很重要呢?会不会影响查徐家?

站了好一会儿,她最后还是决定等明天带枇杷一起来造访。

杨钊的确装病,但多半不为别的,只为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