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节(1 / 2)

李玉芬报警次数多了,片区民警也疲了,实在调解不了顶多拘留老王夫妻24小时。

对比李玉芬和许一航受到的惊吓,那点处罚简直不痛不痒。

李玉芬那会儿恨死女儿许纯了。

每当自己快忍不下去,想要跟王大友爹妈同归于尽时她都要咒骂许纯,心说许纯若是听话点没有跑,自己和她弟也不至于天天担惊受怕。

但“罪魁祸首”就是一直没有踪影。

时间久了,她大概清楚许纯不可能乖乖回来,更不可能听她的话为这个家牺牲。

李玉芬找不到人,还得打工养儿子。

既没那么多时间精力跟王大友耗,也没空到榕城找人。其实她心里也明白,许纯到了榕城肯定要找她二姑。

但凭她跟许慧英的关系,许慧英绝对不可能告诉自己。

没办法,只能把女儿的事放下。

跑去联系许纯大姑和大伯,分别向两家借钱换了房子。

别看几家人都跟许慧英一家关系不好,他们彼此之间却处得不错。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都欠许慧英啊。

看到许慧英他们就不由得心虚,觉得自己矮了一头,所以拼命找许慧英的毛病,彷佛只要许慧英“不好”,当年使进手段推15岁妹妹下乡这事就显得不那么亏心。

甚至觉得许慧英能在那个年代考上大学,留在榕城定居,还多亏了他们让她下乡呢。毕竟前几年渝市还不是直辖市,各方面都比不得省会榕城。

对李玉芬好的理由就更简单了。

想证明不是他们排挤弟弟妹妹,是许慧英太轴,是许慧英不会做人。看,他们对会做人的许宣平就很好,人死了还帮着照顾弟媳妇和侄子。

所以当李玉芬哭哭啼啼要换房子,口口声声扯许宣平时,许通民兄妹俩就算再不乐意还是各自凑了几千。

很讽刺对不对?

在许慧英看不到听不到的情况下,许慧宜和许通民依然在默契的“孤立”她。

这种“孤立”让李玉芬得了好处。

李玉芬每次想到这一茬,都庆幸自己男人跟大哥大姐关系还不错,更加庆幸自己厚着脸皮借钱搬了家。

因为她刚搬走半年,这栋楼就出了大事。

老邻居说王大友爹妈犯事了。

王大妈那个缺德鬼,装瘸腿老太太,利用别人的好心骗了两个女学生回家,把人家给药倒了,非得让人给她生孙子……

还好其中一个姑娘机敏,逮着机会从窗缝儿丢了线索出去。

她运气也好,撕成条的衬衫布头刚好被人捡到,看到了上面的血字报了警,这才把人救出来。

老王夫妻俩被抓时,另一个姑娘已经怀上了。

这事闹得特别大,渝市晚报还发起过一个话题:老弱妇孺求救,帮还是不帮?

辨来辨去,两个可怜姑娘不幸的被拖进舆论漩涡。

毕竟失踪一个多月,周边亲朋好友、同学都知道,报纸一出,认识她们的很容易就联想到了。

王大友爹娘两个被判刑。

可判刑了又如何,那两个姑娘受到的伤害已经存在了,余生可能都要笼罩在被囚禁的阴影里。明明是受害者,却被流言蜚语压得喘不过气。

没过多久,就听说两家人都搬到外地去了。

李玉芬得知后惊出一身汗。

如果许纯也被要求跟王大友他爹那个老王八生孩子,万一事情传出来她和儿子还怎么见人?

儿子在学校肯定要被嘲笑。

这时候她又开始庆幸逆女逃了,才心安理得假借生病给小姑子打电话,打算跟许纯缓和母女关系。

原以为许纯愿意回家看她,就表示她忘了自己让她给王大友守寡的事。

没想到这妮子嘴上不提,心里还记恨着呢。

结婚不提前跟自己通气,肯定是把人带去见她二姑了。

没良心!

早知道她长大这样对亲妈,当初就该把她扔尿桶里淹死算了。

自己可是她亲妈啊,对她不好几天就能掩盖前面十多年的好啊?

没准是二姑子心坏,天天在许纯面前说自己的不是,把许纯笼络过去,让她越来越仇视自己。

想到这儿,李玉芬立马决定这顿饭她得去。

不仅自己要去,还得叫上大哥大姐一块,到时候看许纯让自己坐主桌还是让她二姑坐。

她倒要看看许慧英脸皮是不是那么厚,好不好意思坐主位!

许纯通知亲妈前就担心大伯大姑两家人也跟着来。

是以很犹豫,还是许慧英安慰她没关系。

“二姑,万一他们找事呢?”

许慧英表情未变:“找事就跟他们吵啊,反正也没外人,只是可能会让你在婆家人面前丢脸。”

许慧英才不在乎跟他们见面呢。

自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她和老丛工作稳定,女儿女婿孝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