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想起来,最近又有朝鲜国使团进京了,已经安排住在会同南馆。
说起这会同馆,分为南北馆,南馆理论上用来接待朝鲜、倭国、北虏、安南四国使节。
但以当今的政治形势,倭国是没使节了,北虏使节又被禁止入边墙,安南也大不恭敬。
也就朝鲜国每年会派来几次朝天使,人数又多,所以会同南馆几乎就是朝鲜国使团专用了。
正所谓:东国年年修职贡,礼仪成邦慕圣朝。
大明对朝鲜也很优容,别的藩国使团在会同馆开市买卖货物,只允许三日或者五日,而朝鲜国可以不限时。
另外享受这种开市不限时待遇的藩国,还有琉球国。
朝鲜国派使团来朝觐的次数太多,一切程序都有了既定成规,按部就班的处理。
首先就是使团将进贡方物送到礼部主客司,由主客司进行点验和登记,然后明天送到宫里内府,或者皇极门、或者文华殿外。
现在院里这一堆红木金漆大箱子,就是等待点验的贡品,时间早就约定好在今天。
只不过林大人上午先去了翰林院,直到现在才过来。
在偏厅里面,陈允坚、沈珫两个新调来帮忙的主事正在陪着三位客人喝茶闲谈。
这三位客人穿戴看着像是带补子的官员礼服,但又与大明官袍样式不同,都是蓝黑色的。
而且头上官帽的高度更高,两边的纱翅更短。看习惯了大明官帽,再看这个仿版感觉就有点怪异。
林泰来心里明白,如不出意外,这三人就是朝鲜使团的主要官员了,分别是正使、副使和书状官,合称为三使。
此后陈允坚和沈珫两主事就先向朝鲜国正使介绍说:“此乃大明礼部主客司郎中姓林讳泰来,号今啊不,号九元。”
又向林泰来介绍朝鲜国正使说:“此乃东国朝天使尹卓然。”
林泰来指了指属于郎中的主客司院落正堂,“尹正使进去说话。”
但尹卓然却正色道:“敝国虽小,也是受圣化礼仪之邦。
林客部虽为上国之官,但今日掌收纳,让我等使节在此久等,实在无礼也。”
林大人:“……”
谁来告诉他,如果他是个大明人,现在已经挨揍了!
客部就是主客司郎中的雅称和尊称,属于大明官场称呼文化的一种,又例如礼部精膳司称膳部,兵部车驾司称驾部,工部屯田司称屯部。
陈允坚和沈珫一左一右,连忙对林客部劝道:“九元使不得!”
如果动手打人,就真坐实“无礼”了,咱大明面子上也不好看,违反厚待藩国的礼仪。
而且实话实说,这次对方占理。
你林九元迟到这么久,把一国使节从上午晾到下午,确实很是失礼的行为。
尹卓然却又继续说:“所以,希望林客部能向敝国致歉。”
林大人:“……”
有点记不清了,上次有人要求自己道歉,是哪年哪月的事情?
尹卓然不卑不亢,与林泰来对视着。
作为正使,他代表的是国家,对他失礼就是对国家失礼。
虽然朝鲜国是大明藩属国,但藩属国也有藩属国的国格和礼数。
陈允坚和沈珫又一起看向尹正使,责怪说:“你惹他干什么?”
尹正使不明所以,自己尽职尽责的严正表明外交立场,坚持维护国家体面,这有什么问题吗?难道不应该获得赞赏吗?
“桀桀桀”林大人突然笑了几声,“很好,很好,那本官就与尹正使讲讲礼。”
陈允坚和沈珫一起捂住了脸,简直没眼看啊。
林九元你能不能别每次都是反派角色的戏路?
尹正使为表现风度,举手作揖,彬彬有礼的说:“愿闻林主客的高见。”
林泰来问道:“前年时候,倭国太阁丰臣秀吉派遣使节到你国,你国宣宗昭敬王为何没有向大明奏报?”
“宣宗?昭敬王?”尹正使疑惑不已,这都是谁?
“哦,口误口误!”林泰来强行解释说:“这是我提前帮伱们王上拟定的庙号和谥号,一时不慎说漏嘴了。”
西八!尹正使胸中瞬间被愤怒之火填满,怒发上冲冠!
太恶劣了!从未听过如此侮辱外国的行为!
林泰来随便一伸手,就按住了企图暴起的尹正使,大声说:“先不提那些虚名了!
听说前年丰臣秀吉派使节到你国后,你国有意与倭国恢复往来,今年又派使节去倭国回访?”
林大人的臂力强行让尹正使冷静了下来,甚至还有闲心去想,林主客怎么知道的这些?
尤其是向倭国派使节回访,刚出发而已,怎么消息就传到大明了?国内有人专门向大明通风报信?
尹正使一边想着,一边解释说:“这是敝国的国务,本也不必事事都需要向大明仔细奏报。”
“宗桑!西八!八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