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咱们坐下,我与你慢慢说。”徐达朝旁边指了指。
&esp;&esp;陈景恪跟随他来到石亭里坐下,他很好奇,杨璟到底做过什么,让徐达如此帮他。
&esp;&esp;徐达缓缓说道:“至正十六年攻打常州时,他就是我的亲军副都指挥使。”
&esp;&esp;得,一切都说得通了。
&esp;&esp;亲军那是都是心腹,能担任亲军二把手的,更是心腹中的心腹。
&esp;&esp;“一年后他就因功获得提拔,具备了独立领兵的能力。”
&esp;&esp;“然洪武四年起,就又回到我麾下,随我一同镇守北平十余年。”
&esp;&esp;陈景恪此时除了苦笑还是苦笑,这感情真可谓是铁打的一般啊。
&esp;&esp;“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太上皇在感情上受到欺骗陷入了疯狂,杀人杀红了眼。”
&esp;&esp;朱元璋对胡惟庸确实青眼有加。
&esp;&esp;朱元璋的核心班底,都会喊他‘上位’。
&esp;&esp;一直到现在,这些人在私下依然会如此称呼他。
&esp;&esp;胡惟庸就拥有这个资格,还是朱元璋特别准许他这么喊的,足见对他的器重。
&esp;&esp;可以说,胡惟庸谋反对朱元璋来说,既有政治上的背叛,也有感情上的伤害。
&esp;&esp;虽然和君主讲感情很可笑,可一旦让君主感到感情受到伤害,他会让一切都变得更可笑。
&esp;&esp;老朱陷入疯狂,马皇后都有些拉不住了。
&esp;&esp;“再加上淮西勋贵占据朝堂,挤压的其他地方的官吏很难出头。”
&esp;&esp;“对朝廷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
&esp;&esp;“太上皇就准备借此机会,对朝堂进行一次清理,很多淮西故旧都被牵连了进去。”
&esp;&esp;“据可靠消息,杨璟也在被清算之列……”
&esp;&esp;陈景恪插话问道:“燕王说的?”
&esp;&esp;徐达顿了一下,才点点头说道:
&esp;&esp;“是的,处理胡惟庸案,太上皇最信任也最倚重的,就是秦王、晋王和燕王。”
&esp;&esp;“那也是三位亲王第一次参与朝中大事,他们……干的很漂亮。”
&esp;&esp;“朝野对三位亲王都刮目相看,太上皇也很高兴。”
&esp;&esp;陈景恪心道,那可真是太漂亮了。
&esp;&esp;当时他们才多大年龄啊,就把胡惟庸案给办了。
&esp;&esp;只能说,老朱和马皇后的基因联合,实在太成功了。
&esp;&esp;五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关键是兄弟之间还很齐心,没有祸起萧墙。
&esp;&esp;唯一可惜的就是,朱标死的太早。
&esp;&esp;“当时燕王已经就藩北平,太上皇就将清查北平胡惟庸余党的事情交给了他。”
&esp;&esp;“所以他能清楚的知道,被清算的都有谁。”
&esp;&esp;“他知道我与杨璟的关系,也知道杨璟是无辜的,就私下就此事告诉了我。”
&esp;&esp;啧,朱小四狡猾啊。
&esp;&esp;直接把球踢到徐达脚下了,不论徐达怎么做,他都能落个人情。
&esp;&esp;说到这里,徐达苦笑道:“其实我本意是想劝杨璟自裁的。”
&esp;&esp;“我知道太上皇的性格,只要他不在了,绝不会追究他的家人。”
&esp;&esp;“哪知,还不等我开口,他反倒主动表示,不能连累我们准备自裁。”
&esp;&esp;“还当场跪下,感谢我这么多年的照顾,并让我多多照顾他的家人。”
&esp;&esp;“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生出恻隐之心。”
&esp;&esp;陈景恪带入了一下自己,确实很难无动于衷。
&esp;&esp;心下不禁叹息一声,难怪以徐达的性格,都要做如此大不韪的事情。
&esp;&esp;“于是你就提出了诈死的办法?”
&esp;&esp;徐达摇头说道:“不是我……是老四。”
&esp;&esp;陈景恪惊讶的道:“燕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esp;&esp;拉拢军中大将?不可能。
&esp;&esp;当时朱棣才十来岁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