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住着,理应一切从简。”温鸣谦说,“只是有些苦了你。”
&esp;&esp;“阿娘说的这是什么话?能和你在一处,我有什么苦的?”桑珥搬起一只藤箱说,“我倒是乐得清净自在。”
&esp;&esp;温鸣谦和她一起把东西先都简单收拾了,又将茶炉子拢了起来。
&esp;&esp;“现在时候还早,我到街上去买些好碳回来,”桑珥朝外看了看天色,“虽然给了香资,可这里的碳实在一般,烟气太大了,还是得买些好的来用。况且这屋子板壁薄,冻着了可不好。”
&esp;&esp;庵里的屋子当然不能和汝阳伯府的深宅大院相比,但比起霜溪还是有余的。
&esp;&esp;“实则再添一个人更好,否则你也有些忙不过来。只是乍然出来不知根底,也不好随便买。”温鸣谦说,“只能再等等。”
&esp;&esp;“说的是,买人容易,退送可难了。”桑珥说,“眼下咱们又不迎来送往,我一个也够用了。什么时候遇见了合适的再说,大可不必急于一时。”
&esp;&esp;温鸣谦虽然离开了汝阳伯府,并且也没有多拿他们府里的东西,可她自己也是不缺钱的。
&esp;&esp;别的不说,光是自己做的那些胭脂水粉、香膏香囊,换来的东西都价值不菲。
&esp;&esp;“这两股钗子,你拿去卖了吧!”温鸣谦开了一个首饰匣子,拿出两只较为普通的金钗来,“换些现钱用着方便。”
&esp;&esp;桑珥伸手接过来,细看了看说:“这两个钗子直接卖到首饰店去就行,在咱们这里算不得上等货,可对有的人来说还是稀罕物呢。”
&esp;&esp;桑珥从小就跟着她舅舅做生意,对于买卖上的事很是精通,不会上当受骗。
&esp;&esp;“也不知长安他们如今到了哪里,”温鸣谦叹了声气,“但愿这一路少逢雨雪,多遇晴天。”
&esp;&esp;“阿娘放心吧,他们一路往南去只会越来越暖和。”桑珥忙宽慰道,“少则半月,多则二十天,总是能到就是了。”
&esp;&esp;“是啊,我也是太多虑了。有张妈在身边陪着他,又有夫子照应,不会有什么事的。”温鸣谦失笑。
&esp;&esp;“那阿娘你先歇一会儿,我到街上去办事。”桑珥说。
&esp;&esp;“如今天短,你尽量快去快回。”温鸣谦叮嘱她,“我给你拿些零钱,你雇辆车。”
&esp;&esp;桑珥走后温鸣谦也没歇着,将屋子里又细收拾了一番。
&esp;&esp;稍稍有些累了,才坐下来看书。
&esp;&esp;快午饭的时候桑珥回来了,买了许多东西。
&esp;&esp;特意找了个胖大妇人,用担子挑进来的。
&esp;&esp;“这窗纸有些薄,咱们再糊上一层。”桑珥一面往外拿东西一面说,“碳篓子什么的都放在外间,我还买了些点心,阿娘若是夜里读书饿了可以垫一垫。”
&esp;&esp;“太太、大小姐,”那胖大妇人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向温鸣谦和桑珥请求道,“我糊窗纸是在行的,不如这活儿交给我吧!给我几个铜子儿就成。”
&esp;&esp;“那就你来糊吧!仔细着些。”温鸣谦本也不愿让桑珥做这些粗活。
&esp;&esp;“哎!哎!”胖大妇人高兴极了,连忙小心翼翼地将窗纸拿过来,就着窗户的大小裁好。
&esp;&esp;就在茶炉子上用砂锅熬浆糊。
&esp;&esp;“真看不出,这大嫂看上去粗粗笨笨的,做起活儿来却细致。”桑珥看了看这妇人的手艺,着实不赖。
&esp;&esp;“像我这天生就是穷命,什么活儿不得做?打从我三岁起没了娘,就给我爹看船。
&esp;&esp;到了八岁才上岸,站在岸上直打晃。然后就在码头上给人家做帮佣,因为长得粗笨,男人干的活儿我也能干。”那妇人一边干活儿一边笑着说,“如今我这一条扁担,好歹能养活上上下下八口子。倒也不比男人差。”
&esp;&esp;“你做这么累的活计,那你男人干什么?”桑珥好奇。
&esp;&esp;“唉!他原本也是个能干的,前几年冬天里抬木料,出汗受了风寒,打那起身子骨就坏了,做不得重活。”妇人的语气不由得低落下来,“还得不时地吃药。”
&esp;&esp;但随即又抬高了声音:“可好在我还有把子力气,不像有的人家,男人倒了,这个家就散了。”
&esp;&esp;“大嫂,不知怎么称呼你?”温鸣谦问她。
&esp;&esp;“人都叫我王三嫂,我丈夫行三。”妇人说。
&esp;&esp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