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有没有其他更隐蔽的赚钱法子,总归不能再过以前那种有了上顿愁下顿的日子。”陈招娣说到这里,神情突然一变,十分严肃说道:“大家都听好了。所有人都给我闭紧了嘴,谁要是多嘴让家里被割了尾巴,就顿顿吃红薯!”
没有人愿意顿顿吃红薯,除了早已进入梦乡的小老四,所有人都极其认真地点了头。
关系到能不能吃饱饭遥大问题,谁也不敢轻忽。
陈招娣十分满意,目光从刘欣雨身上一闪而过,停在刘新菊身上,目光慈祥又和蔼,“新菊既然想继续读书,那就让她读,咱们家的女孩儿只要肯读,咱就供!”
刘新菊的眼睛顿时亮了,求了几天终于有了满意的答案。
第64章 巧妇难为
因为两家不再合在一起吃饭,刘欣雨重新过回悠闲的生活。
看书成了她的主旋律。
知道这一年将恢复高考,并且会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之间举行高考,她当然要好好看看书。
刘欣雨既有辛雨的记忆又有原主的记忆,对于高中知识并不算陌生。
让她感觉欣喜的是,原主偏文科,不过数学成绩也不差。
事实上就算不复习,以她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参加高考,与那些荒废了数年的乡下知青同场竞争,优势相当明显,再利用这几个月好好复习,考上大学是绝对没有问题。
只是似乎这一年高考报名时就要填报志愿,刘欣雨就有些想多了。
最初她打算报考京大和青大,这两所国内最高学府,是她十分向往的。
经过一番胡思乱想。刘欣雨觉得自己该考虑的不是报考哪所大学,而是报考什么专业。
辛雨时代的她虽然拥有高学历,却并没有在国内上大学,而是在高中时期就直接去了巴黎学习服装设计。
重活一世,刘欣雨当然不可能再去学一次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这个行业,变化很快,三到五年一个大变化,甚至一两年就是一个大变化。
一次大的变化就是一个时代,,而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
现在这个时代与辛雨的那个时代整整相差了四十年,至少相差了十代。
四十年十个代沟,设计的理念大相径庭,再去修读服装设计无疑是在浪费生命。
不如找一个想学却没有机会学的专业,既能补充自己又能弥补遗憾。
刘欣雨在心里默默地将辛雨时代想做却没能力做的事情在心里理了理,发现有些遗憾并不是重活一世就能弥补的。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毕竟这个年代的许多理念和思想无法与四十年以后相提并论。
考虑再三,刘欣雨觉得与其为难自己,不如让自己过得轻松自在些。
无论学什么专业,等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她有的是谋生的技能。
于是刘欣雨不再打算去京大青大,而是打算去京外再多学一到两门外语。
辛雨曾经在国外读了七、八年书,法语和英语十分流利,无论口语还是书写堪比专业翻译。
学成回国之后,又经常与各国的设计师联系,因此她会好几国的语言。
法语和英语已经可以算是精通,当然不需要再花时间重复学习。
日语、韩语可以进行交流。
这两门语言倒是可以再提升一二,但是刘欣雨不喜欢这两个国家。
既然不喜欢,当然也不能逼着自己去提升。
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只懂一点毛皮。
嗯,这两门语言可以作为备选。
其他的语言不是没有接触,只是接触得不多,也就没花心思时间去学习。
听说德语比较难学,俄语有些绕舌……
本着既要提升自己,又不能太为难自己,刘欣雨决定报考京外,却学习意大利语,就是不知道京外有没有意大利语这个专业。
算了,现在想太多也没用,要到报名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能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现在好好复习才是正道。
当然也要把“太后娘娘”有关赚钱的指示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刘欣雨最拿手的是服装设计,那是刻在她骨子里的技能,与设计配套的裁剪和缝纫也是强项。
她很快就是民勤小学的代课老师,当然不能去当裁缝抢人家林裁缝的饭碗。
抢人饭碗如同杀人父母挖人祖坟,不能干这种事,不过可以另辟蹊径。
随着开学季的临近,刘欣雨的心里渐渐地有了一些想法。
从身边几个孩子身上,刘欣雨发现这个年代孩子们的书包不过就是家长随便用针线缝合的布袋子,或斜挎或手拎。
这样的书袋子不但限制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而且也不利于书本的整洁。
时常有孩子因贪玩而丢失书包,大多孩子的书本也因为卷曲而损坏严重。
作为时尚设计师,对与服装配套的各种包包当然会有所涉猎,她甚至还曾在为设计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