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张阿难就不能再是宦官。李玄霸问道:“二哥,你虽然想了这么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后世子孙肯定会仍旧不管不顾,仍旧把信任宦官的锅扣你头上。这值得吗?”
李世民耸肩:“我有什么办法?总不能为了看不着的不肖子孙,寒了看得见的功臣的心。”李玄霸转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张阿难。张阿难哭求辞官,李世民焦头烂额哄了许久才哄好,气得挽袖要揍弟弟一个狠的。于是李玄霸母亲宫中住了几日。张阿难可以说是看着李世民和李玄霸调皮捣蛋长大,又是少数知道李世民和李玄霸保住了杨昭儿子的知情人,对李世民和李玄霸慈祥极了。李玄霸说要管父亲和二哥的后宫诸事,张阿难只顾着给李玄霸和宇文珠面前堆吃的,不断点头说好。李玄霸无奈:“张翁,你是不是根本没听?”张阿难笑道:“我只知道三郎君说的肯定都是好事。晋王妃想做什么就吩咐我,我一定做得妥妥帖帖。”宇文珠感到压力很大。李玄霸安抚道:“后宫有母亲和嫂嫂先后打理,已经没什么问题。珠娘只是展现一下权威,为我查探皇家寺庙贪污一案做铺垫,不必太担心。”宇文珠使劲点头。李玄霸无奈抬手,帮宇文珠把点头点得太用力,都甩歪了的珠钗扶正。张阿难看着李玄霸和宇文珠的相处,脸上微笑更加慈祥,连眼睛都微微眯了起来,半点不像个能在战场上厮杀的猛将。待李玄霸安抚好宇文珠后,张阿难才道:“三郎君,寺庙可不能细查啊。”李玄霸点头:“我知道。我有分寸。就算查出什么麻烦,不是还有二哥吗?”张阿难哭笑不得,不再劝说。他看出来,这兄弟二人又在斗法,他还是不插嘴了。宇文珠疑惑:“为何寺庙不能细查?”李玄霸细细地为宇文珠解释:“这就要从宗教对朝堂的作用说起了。”张阿难停下给李玄霸和宇文珠堆糕点和果子的手,坐在一旁认真地听课。宗教对朝堂、对皇帝还能有什么作用?当然是麻痹百姓的作用。封建王朝的权力触须难以伸到最底层,要如何让村落自主运行?传统上是靠宗族自治,后来皇帝发现,佛教这玩意儿真的很好使。宇文珠又生出新的疑惑:“为何是佛教,不是道教?”李玄霸笑道:“因为道教术业不对口。”后世年轻人都对道士的好感大于僧人,对道教的好感远远高于佛教。其实后世年轻人欣赏的“爱信信、不信滚”的道教,是经过仙侠文学,特别是网络文学再创作的“文学道教”,和现实道教是两回事。道教诞生之初,就只有两个追求,站在统治者身边,或者站在统治者对面。站在统治者身边,即帮统治者主持宗教典仪,为统治者炼丹,陪统治者高谈阔论;站在统治者对面,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真正的道教是世俗宗教,与世俗权贵走得极近,每一代道教领袖都会得到册封,热衷于给权贵当座上宾。封建时代的道教领袖是什么模样,搜搜最后一任张天师在哪就差不多了解了。总之李玄霸前世遇到的宗教都有一股超凡脱俗之气,不是宗教本来的面目,是新社会新气象。虽然孙思邈是道士,但正因为孙思邈本人是道士,所以他对道教没有什么滤镜。宇文珠身为孙思邈的弟子,也不会把“道士”这个身份看得太重。谁都知道,道士能做官,而大部分道士也是想做官的——朝中除了孙思邈是道士,还有个道士叫魏徵。说到魏徵,宇文珠就懂了,张阿难也懂了。两人频频点头。“佛教在发源地,原本和道教差不多。但今生受苦来世享福一说,非常适合麻痹百姓。经过本土改革,现在的佛教真的很适合大众信仰。最大的功劳,要归于梁武帝。”梁武帝对佛教的滤镜,就像是后世看过仙侠小说的人对道教的滤镜。区别是,后世人被戳破滤镜后只能暗自磨牙,梁武帝被戳破滤镜后,就挽起衣袖大刀阔斧把佛教改造成自己想象中超凡脱俗的模样。戒肉戒酒戒杀……梁武帝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佛教改造了个遍。这种改造,很快就传到了北朝。大乘佛法正好适合统治者的需求,在融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又经过梁武帝大刀阔斧改革后,大乘佛法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打造出了适合中原百姓的慈眉善目无欲无求的佛祖菩萨。“汉家佛教”几乎成了独立的一脉。“只是权贵用宗教作为手段安抚百姓,骗人骗过了火,连自己都信了。”李玄霸毫不客气地嗤笑,“比如我那个傻蛋二哥。”宇文珠疑惑:“兄公不信佛啊。”张阿难假装没听到。他是信佛的。隋朝两任皇帝也都信佛。信佛几乎是上层权贵共同的爱好。李玄霸道:“等他受了打击就去信佛了,还信得很疯狂。”宇文珠非常聪慧地闭上嘴,没有问什么样的打击。自家郎君肯定不会诅咒母后和观音婢出事,大概率是胡言乱语他自己出事。李玄霸确实想这么说,可惜宇文珠不接话茬。这个时空,李渊仍旧追认老子为祖宗,不过还好在胡乱追封一连串先祖当皇帝前,他就当太上皇了。李世民要脸,没有把老子追封为皇帝。因李唐认老子当祖宗,佛教因为隋朝皇帝的支持又在民间较为泛滥,为了压制佛教,李唐定道教为国教,规定道教位次在佛教之上。但李渊无论僧道,严格控制宗教。武德九年,李渊下令,无论僧侣道士,“庸猥粗秽者悉令罢道,勒还乡里。京师留寺三所,诸州各留一所,馀皆罢之”。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