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见李世民麾下还是这么活泼热闹,十分头疼。将来朝堂上不会也如此热闹?自己还是一直外放镇守边疆,别回朝堂了。李靖不喜欢多话,劝谏点到即止,没有拉着李世民的袖子一直唠叨。劝谏一句后,李靖就将冯盎的情况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唏嘘:“冼夫人和冯盎啊,我知道。”他唏嘘的不是冼夫人和冯盎,而是冯盎那个出名的宦官曾孙。凑巧的是,李玄霸写信让李世民暂时别回来,先把冯盎带回来时,也在唏嘘冯盎的曾孙。冯盎除了有一个出名的祖母,还有一个出名的曾孙,名为高力士。后世很多人知道冼夫人,知道高力士,甚至连冯盎都听说过,但绝对不知道,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冼夫人的 有时仿佛陌生人李世民真没做什么。他就是从大运河回来, 在洛阳下船补给,然后就走不掉了。按照常理,李世民带着军队, 百姓应该远远绕道。但现在洛阳百姓就是围了上来, 还是求李世民登基, 李世民总不能让兵卒开道吧?裴行俨和长孙无忌两个副将都袖手旁观,说这种事自己不敢擅自处置,让李世民看着办。一同回来参加李世民登基, 等李世民登基后再继续回南方抚民和剿零星未灭的匪徒的李靖更是直接装病,把明哲保身发挥到了极致。随李靖进京的冯盎瑟瑟发抖。他经历了陈、隋,如今归顺大唐, 自诩见多识广。冯家虽然一直坐镇岭南,但也没有放弃诗书之家的传统, 冯盎也算熟读史书。无论是亲眼见的, 还是书中读的,冯盎从未见过这样的“被逼登基”啊!冯盎这次进京带了一大家子人,让儿子们去长安长长见识。若是不回中原,儿子们偏安一隅,可能会眼界狭小, 以为岭南那荒芜的地方就是一切,自己当个土霸王就满足了。要见到中原的繁华, 开阔了眼界,他们在岭南才不会犯错。
而且冯家人不需要全部都留在岭南,他其余儿子也要去朝堂找官做, 家族才不会被中原文化抛弃, 退化成为蛮夷, 所以冯盎把三十个儿子都带上了。如今不仅冯盎瑟瑟发抖, 他三十个儿子也围着他们的老父亲瑟瑟发抖。“父亲啊,以前隋朝皇帝登基也是这副模样吗?我在史书中没读到过啊!”“别胡说,大唐皇帝和大隋皇帝哪能一样?我看大唐说不定是大汉!”大汉之后,再无大一统的盛世王朝。现在仍旧有许多人都自称汉人,怀念那段哪怕皇帝平庸的时候,百姓也比乱世中过得好的历史时光。魏晋南北朝几百年,大隋短暂统一后二世而亡,让世人都把隋朝也只当做乱世的一部分,一段只是让人喘口气的短暂平静。预定会留在京中的冯盎次子冯智戴道:“哪怕如大隋一样有个近四十年的和平时期,也有一代人能在和平中度过了。”冯智戴的弟弟冯智玳小声道:“大隋三十多年时光,至少有十年时光,百姓过得不一定有乱世好。至少我们岭南是这样。”以前乱世时岭南还能偏安,只要他们冯家人行得正,岭南百姓就不会有太大的苦难。但隋炀帝当政时,就是岭南也要服徭役。冯盎皱眉制止幼子:“听闻太子殿下曾经是大隋的秦王,深受隋朝皇帝信赖,他不一定会乐意听到你诋毁隋炀帝。我让你们小心谨慎,谨防祸从口出,你忘记了吗?”冯智玳忙垂首:“不敢。”冯盎叹气:“能亲眼见证这件事,也是我们的福气。如果将来大唐真的如大汉一样,能成为持续百年以上的盛世王朝,我们冯家替大唐镇守岭南,将来史书上必有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冯家人都挺起了胸。他们世代留在岭南,荣华富贵世代相传,所图的除了家业的延续,就只剩下青史留名了。冯盎对次子冯智戴道:“你早年征战过多,有旧伤在身。我将你留在京中,除了让你当质子,也是因为长安的气候可能对你的身体更好,名医也很多。如果你的身体好转,跟随这样的皇帝,说不定不会忌惮我们冯家在岭南的地位给你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必等到下一代。”冯智戴拱手,心生向往。能跟随这样的皇帝,哪怕只是给陛下牵马,也比留在岭南当土霸王扬眉吐气。被父亲勒令在角落里垂首反省的冯智玳眼珠子转了转,眼中出现一丝狡黠。李世民被迫留下来安抚洛阳百姓,高颎去长安城把李玄霸找来解决问题。李世民坚称,出现这么大的变故,一定是阿玄的错!高颎也认为,只有李玄霸会这么折腾,也才敢这么折腾。当高颎到了长安,听到李玄霸坚称一切都是李世民的错时,他难得迷糊了。难道洛阳百姓把李世民“扣住”不准离开,真的是意外?百姓怎么敢这样做?!现在李世民还只是太子,李渊才是皇帝。虽然朝中都知道李世民是实权皇帝,但名义上李渊禅位也得资源。李世民若真的在洛阳登基,那就是篡位自立。这天下难道还有被百姓逼迫“篡位”的皇帝??!高颎都快八十了,这场面他真的没见过。李玄霸惊讶一番后,冷静下来,心中的惊讶变成了兴奋。被扣住好啊!这效果比自己布置的戏台更好!李玄霸请高颎留在长安,与裴世矩、苏威两位老臣一同准备二哥的继位典礼,然后带着早就准备好“劝进登基”的演员们从长安出发,一边监察沿路灾区官吏救灾赈济情况,一边将洛阳的事宣扬出去。洛阳百姓深信太子李世民才是真命天子,在隋朝小皇帝自焚时,隋朝皇帝就已经将天下禅让给李世民。李世民迟迟不登基,才导致国运无人镇压,龙脉出现震
好版主